解释:脚镣和手铐,比喻束缚人或事物的东西。
近义词
管束
[ guǎn shù ]
基本解释
(动)加以约束,使之不越轨。[近]约束。[反]放任。
详细解释
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小妇人丈夫亡故,他就不由小妇人管束,凡事自做自主。”《红楼梦》第四回:“只是 薛蟠 起初原不欲在 贾 府中居住,生恐姨父管束,不得自在。” 徐迟 《入峡记》:“父母在管束孩子,不让奔跑;情人们在恋爱,难分难舍。”
桎梏:zhì gù
(书)(名)脚镣和手铐,比喻束缚人或事物的东西。中国古代的刑具,在足曰桎,在手曰梏,类似于现代的手铐、脚镣。引申为束缚、压制之意。
1、刑具,脚镣手铐。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刑具,在手上的戴的为梏,在脚上戴的为桎。类似于近世的手铐脚链。
2、拘系,囚禁。
3、谓束缚,压制。
生平:亨利克·易卜生(Henrik Ibsen,1828年—1906年5月23日),挪威戏剧家,欧洲近代戏剧的创始人。他的作品强调个人在生活中的快乐,无视传统社会的陈腐礼仪。最著名的有诗剧《培尔·金特》(1874~1875),社会悲剧《玩偶之家》(1879)、《群鬼》(1881)、《人民公敌》(1882)、《海达·加布勒》(1890);其象征性剧作《野鸭》(1884)、《当我们死而复醒时》(1899)等反映其“精神死亡”的思想 。
2、《社会支柱》是挪威戏剧家易卜生于1877年创作的社会问题剧。《社会支柱》其实描写了两个不同的世界,它们之间的对比和反差,以及这种对比之后所自然得出的价值判断。这两个世界即:男人的世界与女人的世界,以及挪威这个古老陈旧的社会与美国这个年轻而充满活力的社会。它们的代表分别是博尼克与楼纳这一对沾亲带故的男女。他们既是胞兄妹,也曾是恋人,然而他们的行为准则和行动方式却大相径庭,形同水火。
3、《玩偶之家》是挪威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创作的戏剧作品。该戏剧是一部典型的社会问题剧,主要围绕过去被宠的女主人公娜拉的觉醒展开,最后以娜拉的出走结束全剧。《玩偶之家》戏剧,通过女主人公娜拉与丈夫海尔茂之间由相亲相爱转为决裂的过程,探讨了资产阶级的婚姻问题,暴露了男权社会与妇女解放之间的矛盾冲突,进而向资产阶级社会的宗教、法律、道德提出挑战,激励人们尤其是妇女为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为争取自由平等而斗争。
4、《群鬼》是易卜生最具争议的作品。一出版便引起了轩然大波,遭遇暴风雨般的谴责。但在1883年首演后却在世界迅速蹿红,一跃成为一个国际奇迹。
解释:脚镣和手铐,比喻束缚人或事物的东西。
近义词
管束
[ guǎn shù ]
基本解释
(动)加以约束,使之不越轨。[近]约束。[反]放任。
详细解释
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小妇人丈夫亡故,他就不由小妇人管束,凡事自做自主。”《红楼梦》第四回:“只是 薛蟠 起初原不欲在 贾 府中居住,生恐姨父管束,不得自在。” 徐迟 《入峡记》:“父母在管束孩子,不让奔跑;情人们在恋爱,难分难舍。”
桎梏:zhì gù
(书)(名)脚镣和手铐,比喻束缚人或事物的东西。中国古代的刑具,在足曰桎,在手曰梏,类似于现代的手铐、脚镣。引申为束缚、压制之意。
1、刑具,脚镣手铐。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刑具,在手上的戴的为梏,在脚上戴的为桎。类似于近世的手铐脚链。
2、拘系,囚禁。
3、谓束缚,压制。
手机交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