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爱七律诗,情感七律诗

爱情人    时间:2023-02-11    浏览:0

一、心事重重七律?

将自己喜欢的诗词作一下整理,所以今天便选出唐诗中十首我个人认为最经典的七言律诗,附上简短的赏析,分享给50岁的大家。

一、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七律的代表作,可以说是他七律的压卷之作。这首诗将山中积雨之后的生活图景,写出了审美上的价值,让人在这种美的感受中,得到一次通透的洗礼。

我们来看它是怎么写的。

第一句,积雨之后,烟火缓缓上升,一个“迟”字,写得极为贴切,因为久雨之后,空气中的温度非常大,烟雾遇到空气中的湿气,就会上升得非常缓慢。因为久雨,人们已经很久没有出来活动了,现在放晴,农民们便纷纷出来干起农活,妻子们便蒸蒸藜炊黍,给田地里的丈夫送饭。第二句“蒸藜炊黍”,紧扣着第一句“烟火”二字。

三四句着重描写辋川积雨后的风光,被清人方东润评为“万古不磨之句”。空漠的水田之上,白鹭翩跹飞舞,树木的浓荫之中,黄鹂清脆啼鸣。“漠漠”、“阴阴”两个叠词,读来极富声韵之美。“漠漠”,形容水田广阔,但不是仅是简单的广阔,从这两个字中,我们仿佛能看到水田反射的日光,有一种天地广漠眼底空茫的意境;“阴阴”,写雨后的大树,更加繁密茂盛,境界幽深,我仿佛能感受到那浓郁的树叶上的点点水滴。

四五句写回诗人自身的活动。诗人在山中静修,观看雨后的木槿花,饿了就在松树下折下带露的葵菜,来做素斋。他看木槿花,雨后的木槿花,更艳,更美。然而木槿花朝开暮落,静静地看着一朵艳丽的木槿花初开、盛放,再到凋零,此种情境,有一种极致的美的体验。而那葵菜,它含着这场久雨的气息,那带着天地自然的味道,可以说是人间最美的美味。

最后,诗人用两个典故,说明自己在这人间大美面前,忘却了争名夺利之心。

山水田园,几乎每个诗人都写,但很少有人能写王维这个水平。王维伟大的地方,在于他将生活作为一个审美对象,用审美的眼光一看生活中的细节,然后在美中超脱自我。

二、崔颢《黄鹤楼》

崔颢的《黄鹤楼》,是可以跟诗圣杜甫的《登高》竞争“唐人七律压卷第一”的作品。

这首诗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开篇三叠“黄鹤”,但是我们要透过这表面的文字技巧,去体味背后的情感,才能体味到这首诗的真味。

前三句反复说的就是一个典故,就是曾经有仙人在黄鹤楼飞升,仙人是费祎还是王子安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种反复言说中,传达出了诗人对仙人的无限向往,然而仙去楼空,唯有天际白云,悠悠千载,使人顿生世事茫茫之感慨。

诗人为什么向往仙人,因为仙人是一种超脱的象征。人生天地间,总是受着各种各样的束缚,因此每个人渴望着超脱,豁达出苏轼,也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然而仙迹渺茫,想要真正的超脱是何其困难,所以当诗人从仙迹的幻想中回到现实的情境,便见天高地广,草木历历,芳草萋萋,从而生出一种深邃的孤独之感。天地越广大,个人就越渺小,越孤独。

一个人孤独的时候,最容易想起的就是故乡,所以第七句便追问“乡关何处”,寻求个人与亲人的联结,但是故乡看不到,诗人陷入了更深的孤独之中,“烟波江上使人愁”,诗人置身地浩渺天地、广袤宇宙中,却无所凭依、无所凭依。

孤独感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感觉,所以崔颢的这首《黄鹤楼》也就容易引起人的共鸣。

三、杜甫《登高》

在电视剧《庆余年》中,主角范闲默写了杜甫的这首《登高》,声称,要是有人写的诗比这首诗好,他便不再写诗。范闲之所以这么有底气,是因为这首诗被历代很多诗评家评为“唐人七律第一”。但是,这首诗用电视剧中的语言读起来,其实连韵都不押(用唐人的语言读起来是押韵的),更别说没有一首诗能绝对地比任何诗都好,因为真正的好诗都是各有各的好的,杜甫的《登高》跟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就无法作出比较。所以但凡有点欣赏水平的人,看到范闲的这种行为都会觉得很可笑,不过看一部爽文改编的电视剧,就不要计较那么多了。

《登高》这首诗气象高浑博大,情感沉郁悲凉。开篇便从高下两处来写登高远望之景,高处狂风劲急,天空高远,却有声声猿哀传来,低处江水清澈,沙砾洁白,飞鸟低回盘旋。在首联中,杜甫描绘了一幅极富层次的秋景图,这情景里有声音,有颜色。空间上有高远,有低矮,声调上有高亢,有低回。就像交响乐中的高低音混响,奋亢的悲慨与低回的呜咽纠结在一起,形容奇妙莫名的境界。

第二联将空间无限地推广,在无边无际的树木中,狂风将树叶萧萧吹下,那从无尽的远方奔腾而来的长江,又又滚滚东逝,流向无尽的远方。“萧萧”,使人如闻木叶窸窣之声,“滚滚”,使人如见长江汹涌之状。

三四联,诗人将自己内心的痛苦一吐而出,离家万里,孤独一人,登台悲秋,他已经被悲苦的人生磨得两鬓斑白,潦倒得连酒的喝不起。

杜甫的这首诗,已经打破了格律诗的限制,它八名皆对,没有起承转合,而是将沉郁悲凉的情感跟苍茫广大的景象交织在一起,不知所起,不知所终,犹如一首大气磅礴的交响乐,将我们带入一种极为震撼的艺术境界中,就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每一个音符,都敲击着我们的心灵。

四、杜甫《蜀相》

诸葛亮是历史上贤臣的代表,是文人的楷模,他刘备的关系,是文人最理想的君臣关系,但诸葛亮最终的失败,又让人无比叹息,所以历来有许多文人写诗歌咏诸葛亮,杜甫的这首诗,便是歌咏诸葛亮的诗作中最经典的一首。

开篇的“寻”字,便含有诗人带着追慕先贤的心情来寻找丞相祠堂,“柏森森”三字透露出庄严肃穆之感,再次渲染诗人内心的崇敬之情。然而,祠堂里却一派荒凉景象,说明世人已经很少来祠堂了,“自”、“空”二字,含着诗人杜甫对世道人心的痛惜之情。

然后,杜甫用一联,便极为凝炼地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三顾茅庐”,是明主对贤才的礼遇,这是杜甫一生最渴望的事,也是传统文人最渴望的事,“两朝开济”,则是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精神。

但是,就算是诸䓪亮这样的贤才,遇上了刘备这样的明主,最终的结局却是“出师捷身先死”,这如何不让人伤心泪下呢?

五嗣奭《杜臆》中说:“出师未捷,身已先死,所以流千古英雄之泪也。盖不止为诸葛悲之,而千古英雄有才无命者,皆括于此,言有尽而意无穷也。”

五、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这首b诗是杜甫“生平第一快诗”,全诗单写诗人听到唐军收复河南河北时的喜悦心情,本来是一种很单纯的喜悦,但却被写得跌宕起伏,极尽笔法之能事。

开篇诗人一听到消息,第一反应是哭,让人感到意外,细想却又在情理之中,当人突然被一个巨大的狂喜击中,第一反应往往q一联连用四个地名,采用句中对加流水对的技法,让诗人的喜悦之情绵延无尽地流动。

读杜甫的这首诗,你会不自觉地跟着诗中的杜甫手舞足蹈起来,这便是诗圣诗笔的感染力。

六、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元稹的《遣悲怀三首》,是悼亡诗中的杰作,它与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堪称悼亡诗中的双壁。这里选的是第二首。

这首诗写:曾经与妻子戏言死后之事,如今却成了现实,再想起昔日戏言,成了难以承受的痛,妻子的衣服施舍了,而妻子亲手做的针线,不舍得施舍,但自己又不忍心打开来看,想起与妻子的恩爱之情,便对妻子以前的奴仆也产生了感念之情,晚上梦到妻子,醒来便给妻子烧钱,我知道这样的痛苦人人都会有,但对于一起历经贫困的夫妻来说,想起来每件事都让人痛苦。

这样的诗,已经没必要在意技巧,它纯以极深的悲痛,刺在每一个人的心里。

七、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的这首无题诗,是爱情诗中的千古名作。李商隐的爱情诗,舍弃了对具体情事的描写,而将爱情的提炼纯化,升华为结晶,传达出一种普遍的痛苦,从而有了一种永恒的艺术美感。此诗的第二联便是对相思的极致描写,他没有写具体谁对谁相思,但让我们感受到了无穷无尽的相思,充满无尽的哀伤与痛苦,但哀伤与痛苦的同时,依然忠贞不渝。千古情语,无出其右。

八、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由于对李商隐无题诗的喜爱,所以这里我再选一首,之所以选这首,是我觉得这首诗将人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写到了极致。

这首诗是难懂的,所以要细细分析。诗的开篇写阵阵春风,杂着细雨拂来,荷花塘上,轻雷乍响。首联的描写,是有心理暗示的,春风杂雨而来,暗示主人公春心的萌动,轻雷则暗示躁动的内心。

第二联最难解,它写的是主人公居处的两个物件,金蟾香炉和玉虎辘轳,香炉上的金蟾咬着鼻钮,燃烧的香烟丝丝飘入,玉虎辘轳,连着长绳,将水从井底打回。

这两句诗,我们只能从象征和隐喻的角度来理解。蟾状香炉,它紧紧锁着,但香可烧入,仿佛暗喻着欲紧闭心门,但情思依然透入,不可禁绝。井深水深,但是通过辘轳牵着井绳,依然可以将水打上来,这仿佛是内心深处的情思,慢慢浮出来的感觉。这两句诗中,我们仿佛可以感受到主人公想要压抑自己的情思,但却压抑不住,她处于一种压抑与捯压抑的痛苦之中。

第三联则比较容易理解,用的是韩充女儿与甄姬的典故,在这两个典故中,都是女性主动向男性示好,它反映出人内心的情爱是压抑不住的。

但是最后,主人公依然劝诫自己不要跟春天的花一起妄动春心,因为是她明白这样的爱只会走向毁灭。但你不要以为主人公自我劝诫就压抑住了春心,实际却是反语,就像无可奈何的挣扎,因为前面的种种铺垫,已经暗示了春心是压抑不住的。

明知道这爱情是不可能的,爱得越深必然伤得越痛,这无比美好的爱情向往必然化成灰烬,她深知如此,但仍然无法压抑自己的爱,她必怀着这份爱走向毁灭,在古诗词中,恐怕再没有哪首诗词能写出如此具有悲剧之美的爱情。

九、李商隐《锦瑟》

我常说,李商隐的《锦瑟》,是可以读一辈子的诗,因为它将人一生的感慨,化入一个个绝美的意象之中,让人可以永远咀嚼玩味。人生的梦幻、痴迷、执念、辽远的悲伤……全部融入了李商隐营造的诗境之中,我们无法指出它的某个意象具体指什么,但能感受到它的美,能从其中品味到我们人生中的种种情绪。

没有一首诗能像李商隐的《锦瑟》这样无所不包,它是诗中的诗,这五十六个字,是汉语中最富有感染力的五十六个字。只能吹到这里了。

十、秦韬玉《贫女》

唐诗很好,很美,但有一个问题,就是同质化很严重,同样的题材,同样的情感,这个诗人写了那个诗人写,读多了,不免审美疲劳,当你读多了送别诗、边塞诗、应制诗、山水诗、田园诗、闺怨诗等这些同质化严重的诗,再读到秦韬玉的这首《贫女》,便会感觉到这首诗的难得。

诚然,这首诗也同样跟别的诗一样,是抒发志士才人不遇于时的情感,但《贫女》的视角是独特的,而且它的内容有超越诗人超越时代的解读空间,这也提升了这首诗的审美上限。

《贫女》写的是:她家庭清贫,从来没有穿过艳丽生香的丝织罗衣,想到找个媒人,但却因为贫困找不到媒人,世人无法欣赏她的风流仪态与高雅格调,只喜欢那些流行的奇装异服,她手指灵巧,敢将自己的针线技巧与世人比拼,却从不将自己的眉毛描得细长,去跟别人争妍斗丽,然而,针线活做得再好,都只能帮别人做嫁衣裳,而自己却永远穿不上嫁衣。

贫女有自己的风流格调,有自己的才华技巧,但却不被世俗认可,正如贫士有自己的才华,有自己的追求,但没人在乎你的才华与追求。如果你不跟随世俗,世人不但不在乎你,还会抛弃你。贫士悲哀,有追求的贫士更悲哀。

以上便是我个人选的唐诗中最经典的十首七言律诗,欢迎大家补充。

【北宋】王令《送春》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元】薛昂夫《楚天遥带过清江引》  有意送春归,无计留春住. 明年又着来,何似休归去.  桃花也解愁,点点飘红玉. 目断楚天遥,不见春归路.  春若有情春更苦,暗里韶光度.  夕阳山外山,春水渡旁渡, 不知那答儿是春住处?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 王涯《春游曲》  万树江边杏, 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 照在绿波中  【唐】韩愈《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唐】 杜甫《春运》  肃肃花絮晚, 菲菲红素轻.  日长雄鸟雀, 春远独柴荆  【北宋】秦观《满庭芳》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宿左省》【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词》【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春思》【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绝句》【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玉楼春》【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宋】欧阳修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玉楼春》【宋】辛弃疾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  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  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春词 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春雨 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邓独自归.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春怨 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宫曲 王昌龄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春宫怨 杜荀鹤  早被婵娟误,欲归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春宿左省 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丽人行 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忆江南  白居易-唐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是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玉楼春 宋祁-宋  东城渐觉风光好,  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  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  且向花间留晚照.  游园不值 叶绍翁-南宋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绝 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咏 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 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元 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绝 句  [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杏 花 村  二月春风吹杨柳,  吹乱心中几多愁.  料知此愁年年有,  依旧相约风雨后.  杏花村里杏花酒,  风雨声中风雨楼.  不见鸿雁传书来,  只见伊人泪长流.  (贺之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 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挥扇仕女图  离去匆匆何时归?  芳草萋萋徒伤悲.  低眉看尽水东流,  仰天望断雁南飞.  挥手已是两眼泪,  愿君一路春风吹.  春风吹得人心醉,  心醉一样报春晖.  *灵 山 岛  如诗如画二十载,  彩笔绘成新世界.  风和日丽多少情?  春暖花开多少爱?  情爱化作汪洋海,  在我心中任澎湃.  昔年澎湃到天涯,  而今澎湃到天外.  *秋舸清啸图  当年送我远航时,  正是鲜花盛开日.  烽火燃烧赤子情,  硝烟弥漫凌云志.  梦里也曾呼唤你,  醒来只有天下事.  回首当年远航处,  一片汪洋尽澄碧.  左 公 柳  多少人生风雨后?  多少慷慨不再有?  多少壮举一场梦?  多少盛情一杯酒?  而今许下千般愿,  洒向长河万古柳.  不愿与君长相思,  但愿与君长相守.  *柳絮飞歌  此情绵绵何时尽?  牵动长空万里云.  云中本是双飞燕,  而今都做梦里人.  欲往何处觅莹雪?  漫飘柳絮祭芳魂.  祭罢芳魂又一春,  依旧不见绿罗裙.

没有其它心事重重七律,只有以下答案。

关于心事重重的诗句有:

1.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出自唐代高适的《送李侍御赴安西》

2.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

菊香花艳露生烟,

飞鸟舞蓝天。

月明午夜星光灿,

独自欢、风景依然。

杯酒欲生陶醉,

问君今夜何年?

巫山云雨润山川,

情爱沁心田。

红枫无意枝头绿,

许多因、夫复何言。

心事重重归去,

六神无主床前。李升华七律诗,揽笔

揽笔笔耕庚子年,呕心沥血一篇篇。

曾将眼力追陶子,每把吟笺师柳泉。

耿耿长愁起瘟疫,殷殷更虑陷风烟。

可知耄耋诗中语,只冀清澄碧落天?

二、大家都在问

将自己喜欢的诗词作一下整理,所以今天便选出唐诗中十首我个人认为最经典的七言律诗,附上简短的赏析,分享给50岁的大家。

一、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七律的代表作,可以说是他七律的压卷之作。这首诗将山中积雨之后的生活图景,写出了审美上的价值,让人在这种美的感受中,得到一次通透的洗礼。

我们来看它是怎么写的。

第一句,积雨之后,烟火缓缓上升,一个“迟”字,写得极为贴切,因为久雨之后,空气中的温度非常大,烟雾遇到空气中的湿气,就会上升得非常缓慢。因为久雨,人们已经很久没有出来活动了,现在放晴,农民们便纷纷出来干起农活,妻子们便蒸蒸藜炊黍,给田地里的丈夫送饭。第二句“蒸藜炊黍”,紧扣着第一句“烟火”二字。

三四句着重描写辋川积雨后的风光,被清人方东润评为“万古不磨之句”。空漠的水田之上,白鹭翩跹飞舞,树木的浓荫之中,黄鹂清脆啼鸣。“漠漠”、“阴阴”两个叠词,读来极富声韵之美。“漠漠”,形容水田广阔,但不是仅是简单的广阔,从这两个字中,我们仿佛能看到水田反射的日光,有一种天地广漠眼底空茫的意境;“阴阴”,写雨后的大树,更加繁密茂盛,境界幽深,我仿佛能感受到那浓郁的树叶上的点点水滴。

四五句写回诗人自身的活动。诗人在山中静修,观看雨后的木槿花,饿了就在松树下折下带露的葵菜,来做素斋。他看木槿花,雨后的木槿花,更艳,更美。然而木槿花朝开暮落,静静地看着一朵艳丽的木槿花初开、盛放,再到凋零,此种情境,有一种极致的美的体验。而那葵菜,它含着这场久雨的气息,那带着天地自然的味道,可以说是人间最美的美味。

最后,诗人用两个典故,说明自己在这人间大美面前,忘却了争名夺利之心。

山水田园,几乎每个诗人都写,但很少有人能写王维这个水平。王维伟大的地方,在于他将生活作为一个审美对象,用审美的眼光一看生活中的细节,然后在美中超脱自我。

二、崔颢《黄鹤楼》

崔颢的《黄鹤楼》,是可以跟诗圣杜甫的《登高》竞争“唐人七律压卷第一”的作品。

这首诗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开篇三叠“黄鹤”,但是我们要透过这表面的文字技巧,去体味背后的情感,才能体味到这首诗的真味。

前三句反复说的就是一个典故,就是曾经有仙人在黄鹤楼飞升,仙人是费祎还是王子安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种反复言说中,传达出了诗人对仙人的无限向往,然而仙去楼空,唯有天际白云,悠悠千载,使人顿生世事茫茫之感慨。

诗人为什么向往仙人,因为仙人是一种超脱的象征。人生天地间,总是受着各种各样的束缚,因此每个人渴望着超脱,豁达出苏轼,也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然而仙迹渺茫,想要真正的超脱是何其困难,所以当诗人从仙迹的幻想中回到现实的情境,便见天高地广,草木历历,芳草萋萋,从而生出一种深邃的孤独之感。天地越广大,个人就越渺小,越孤独。

一个人孤独的时候,最容易想起的就是故乡,所以第七句便追问“乡关何处”,寻求个人与亲人的联结,但是故乡看不到,诗人陷入了更深的孤独之中,“烟波江上使人愁”,诗人置身地浩渺天地、广袤宇宙中,却无所凭依、无所凭依。

孤独感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感觉,所以崔颢的这首《黄鹤楼》也就容易引起人的共鸣。

三、杜甫《登高》

在电视剧《庆余年》中,主角范闲默写了杜甫的这首《登高》,声称,要是有人写的诗比这首诗好,他便不再写诗。范闲之所以这么有底气,是因为这首诗被历代很多诗评家评为“唐人七律第一”。但是,这首诗用电视剧中的语言读起来,其实连韵都不押(用唐人的语言读起来是押韵的),更别说没有一首诗能绝对地比任何诗都好,因为真正的好诗都是各有各的好的,杜甫的《登高》跟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就无法作出比较。所以但凡有点欣赏水平的人,看到范闲的这种行为都会觉得很可笑,不过看一部爽文改编的电视剧,就不要计较那么多了。

《登高》这首诗气象高浑博大,情感沉郁悲凉。开篇便从高下两处来写登高远望之景,高处狂风劲急,天空高远,却有声声猿哀传来,低处江水清澈,沙砾洁白,飞鸟低回盘旋。在首联中,杜甫描绘了一幅极富层次的秋景图,这情景里有声音,有颜色。空间上有高远,有低矮,声调上有高亢,有低回。就像交响乐中的高低音混响,奋亢的悲慨与低回的呜咽纠结在一起,形容奇妙莫名的境界。

第二联将空间无限地推广,在无边无际的树木中,狂风将树叶萧萧吹下,那从无尽的远方奔腾而来的长江,又又滚滚东逝,流向无尽的远方。“萧萧”,使人如闻木叶窸窣之声,“滚滚”,使人如见长江汹涌之状。

三四联,诗人将自己内心的痛苦一吐而出,离家万里,孤独一人,登台悲秋,他已经被悲苦的人生磨得两鬓斑白,潦倒得连酒的喝不起。

杜甫的这首诗,已经打破了格律诗的限制,它八名皆对,没有起承转合,而是将沉郁悲凉的情感跟苍茫广大的景象交织在一起,不知所起,不知所终,犹如一首大气磅礴的交响乐,将我们带入一种极为震撼的艺术境界中,就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每一个音符,都敲击着我们的心灵。

四、杜甫《蜀相》

诸葛亮是历史上贤臣的代表,是文人的楷模,他刘备的关系,是文人最理想的君臣关系,但诸葛亮最终的失败,又让人无比叹息,所以历来有许多文人写诗歌咏诸葛亮,杜甫的这首诗,便是歌咏诸葛亮的诗作中最经典的一首。

开篇的“寻”字,便含有诗人带着追慕先贤的心情来寻找丞相祠堂,“柏森森”三字透露出庄严肃穆之感,再次渲染诗人内心的崇敬之情。然而,祠堂里却一派荒凉景象,说明世人已经很少来祠堂了,“自”、“空”二字,含着诗人杜甫对世道人心的痛惜之情。

然后,杜甫用一联,便极为凝炼地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三顾茅庐”,是明主对贤才的礼遇,这是杜甫一生最渴望的事,也是传统文人最渴望的事,“两朝开济”,则是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精神。

但是,就算是诸䓪亮这样的贤才,遇上了刘备这样的明主,最终的结局却是“出师捷身先死”,这如何不让人伤心泪下呢?

五嗣奭《杜臆》中说:“出师未捷,身已先死,所以流千古英雄之泪也。盖不止为诸葛悲之,而千古英雄有才无命者,皆括于此,言有尽而意无穷也。”

五、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这首b诗是杜甫“生平第一快诗”,全诗单写诗人听到唐军收复河南河北时的喜悦心情,本来是一种很单纯的喜悦,但却被写得跌宕起伏,极尽笔法之能事。

开篇诗人一听到消息,第一反应是哭,让人感到意外,细想却又在情理之中,当人突然被一个巨大的狂喜击中,第一反应往往q一联连用四个地名,采用句中对加流水对的技法,让诗人的喜悦之情绵延无尽地流动。

读杜甫的这首诗,你会不自觉地跟着诗中的杜甫手舞足蹈起来,这便是诗圣诗笔的感染力。

六、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元稹的《遣悲怀三首》,是悼亡诗中的杰作,它与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堪称悼亡诗中的双壁。这里选的是第二首。

这首诗写:曾经与妻子戏言死后之事,如今却成了现实,再想起昔日戏言,成了难以承受的痛,妻子的衣服施舍了,而妻子亲手做的针线,不舍得施舍,但自己又不忍心打开来看,想起与妻子的恩爱之情,便对妻子以前的奴仆也产生了感念之情,晚上梦到妻子,醒来便给妻子烧钱,我知道这样的痛苦人人都会有,但对于一起历经贫困的夫妻来说,想起来每件事都让人痛苦。

这样的诗,已经没必要在意技巧,它纯以极深的悲痛,刺在每一个人的心里。

七、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的这首无题诗,是爱情诗中的千古名作。李商隐的爱情诗,舍弃了对具体情事的描写,而将爱情的提炼纯化,升华为结晶,传达出一种普遍的痛苦,从而有了一种永恒的艺术美感。此诗的第二联便是对相思的极致描写,他没有写具体谁对谁相思,但让我们感受到了无穷无尽的相思,充满无尽的哀伤与痛苦,但哀伤与痛苦的同时,依然忠贞不渝。千古情语,无出其右。

八、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由于对李商隐无题诗的喜爱,所以这里我再选一首,之所以选这首,是我觉得这首诗将人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写到了极致。

这首诗是难懂的,所以要细细分析。诗的开篇写阵阵春风,杂着细雨拂来,荷花塘上,轻雷乍响。首联的描写,是有心理暗示的,春风杂雨而来,暗示主人公春心的萌动,轻雷则暗示躁动的内心。

第二联最难解,它写的是主人公居处的两个物件,金蟾香炉和玉虎辘轳,香炉上的金蟾咬着鼻钮,燃烧的香烟丝丝飘入,玉虎辘轳,连着长绳,将水从井底打回。

这两句诗,我们只能从象征和隐喻的角度来理解。蟾状香炉,它紧紧锁着,但香可烧入,仿佛暗喻着欲紧闭心门,但情思依然透入,不可禁绝。井深水深,但是通过辘轳牵着井绳,依然可以将水打上来,这仿佛是内心深处的情思,慢慢浮出来的感觉。这两句诗中,我们仿佛可以感受到主人公想要压抑自己的情思,但却压抑不住,她处于一种压抑与捯压抑的痛苦之中。

第三联则比较容易理解,用的是韩充女儿与甄姬的典故,在这两个典故中,都是女性主动向男性示好,它反映出人内心的情爱是压抑不住的。

但是最后,主人公依然劝诫自己不要跟春天的花一起妄动春心,因为是她明白这样的爱只会走向毁灭。但你不要以为主人公自我劝诫就压抑住了春心,实际却是反语,就像无可奈何的挣扎,因为前面的种种铺垫,已经暗示了春心是压抑不住的。

明知道这爱情是不可能的,爱得越深必然伤得越痛,这无比美好的爱情向往必然化成灰烬,她深知如此,但仍然无法压抑自己的爱,她必怀着这份爱走向毁灭,在古诗词中,恐怕再没有哪首诗词能写出如此具有悲剧之美的爱情。

九、李商隐《锦瑟》

我常说,李商隐的《锦瑟》,是可以读一辈子的诗,因为它将人一生的感慨,化入一个个绝美的意象之中,让人可以永远咀嚼玩味。人生的梦幻、痴迷、执念、辽远的悲伤……全部融入了李商隐营造的诗境之中,我们无法指出它的某个意象具体指什么,但能感受到它的美,能从其中品味到我们人生中的种种情绪。

没有一首诗能像李商隐的《锦瑟》这样无所不包,它是诗中的诗,这五十六个字,是汉语中最富有感染力的五十六个字。只能吹到这里了。

十、秦韬玉《贫女》

唐诗很好,很美,但有一个问题,就是同质化很严重,同样的题材,同样的情感,这个诗人写了那个诗人写,读多了,不免审美疲劳,当你读多了送别诗、边塞诗、应制诗、山水诗、田园诗、闺怨诗等这些同质化严重的诗,再读到秦韬玉的这首《贫女》,便会感觉到这首诗的难得。

诚然,这首诗也同样跟别的诗一样,是抒发志士才人不遇于时的情感,但《贫女》的视角是独特的,而且它的内容有超越诗人超越时代的解读空间,这也提升了这首诗的审美上限。

《贫女》写的是:她家庭清贫,从来没有穿过艳丽生香的丝织罗衣,想到找个媒人,但却因为贫困找不到媒人,世人无法欣赏她的风流仪态与高雅格调,只喜欢那些流行的奇装异服,她手指灵巧,敢将自己的针线技巧与世人比拼,却从不将自己的眉毛描得细长,去跟别人争妍斗丽,然而,针线活做得再好,都只能帮别人做嫁衣裳,而自己却永远穿不上嫁衣。

贫女有自己的风流格调,有自己的才华技巧,但却不被世俗认可,正如贫士有自己的才华,有自己的追求,但没人在乎你的才华与追求。如果你不跟随世俗,世人不但不在乎你,还会抛弃你。贫士悲哀,有追求的贫士更悲哀。

以上便是我个人选的唐诗中最经典的十首七言律诗,欢迎大家补充。

【北宋】王令《送春》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元】薛昂夫《楚天遥带过清江引》  有意送春归,无计留春住. 明年又着来,何似休归去.  桃花也解愁,点点飘红玉. 目断楚天遥,不见春归路.  春若有情春更苦,暗里韶光度.  夕阳山外山,春水渡旁渡, 不知那答儿是春住处?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 王涯《春游曲》  万树江边杏, 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 照在绿波中  【唐】韩愈《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唐】 杜甫《春运》  肃肃花絮晚, 菲菲红素轻.  日长雄鸟雀, 春远独柴荆  【北宋】秦观《满庭芳》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宿左省》【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词》【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春思》【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绝句》【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玉楼春》【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宋】欧阳修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玉楼春》【宋】辛弃疾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  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  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春词 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春雨 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邓独自归.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春怨 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宫曲 王昌龄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春宫怨 杜荀鹤  早被婵娟误,欲归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春宿左省 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丽人行 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忆江南  白居易-唐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是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玉楼春 宋祁-宋  东城渐觉风光好,  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  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  且向花间留晚照.  游园不值 叶绍翁-南宋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绝 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咏 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 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元 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绝 句  [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杏 花 村  二月春风吹杨柳,  吹乱心中几多愁.  料知此愁年年有,  依旧相约风雨后.  杏花村里杏花酒,  风雨声中风雨楼.  不见鸿雁传书来,  只见伊人泪长流.  (贺之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 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挥扇仕女图  离去匆匆何时归?  芳草萋萋徒伤悲.  低眉看尽水东流,  仰天望断雁南飞.  挥手已是两眼泪,  愿君一路春风吹.  春风吹得人心醉,  心醉一样报春晖.  *灵 山 岛  如诗如画二十载,  彩笔绘成新世界.  风和日丽多少情?  春暖花开多少爱?  情爱化作汪洋海,  在我心中任澎湃.  昔年澎湃到天涯,  而今澎湃到天外.  *秋舸清啸图  当年送我远航时,  正是鲜花盛开日.  烽火燃烧赤子情,  硝烟弥漫凌云志.  梦里也曾呼唤你,  醒来只有天下事.  回首当年远航处,  一片汪洋尽澄碧.  左 公 柳  多少人生风雨后?  多少慷慨不再有?  多少壮举一场梦?  多少盛情一杯酒?  而今许下千般愿,  洒向长河万古柳.  不愿与君长相思,  但愿与君长相守.  *柳絮飞歌  此情绵绵何时尽?  牵动长空万里云.  云中本是双飞燕,  而今都做梦里人.  欲往何处觅莹雪?  漫飘柳絮祭芳魂.  祭罢芳魂又一春,  依旧不见绿罗裙.

没有其它心事重重七律,只有以下答案。

关于心事重重的诗句有:

1.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出自唐代高适的《送李侍御赴安西》

2.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

菊香花艳露生烟,

飞鸟舞蓝天。

月明午夜星光灿,

独自欢、风景依然。

杯酒欲生陶醉,

问君今夜何年?

巫山云雨润山川,

情爱沁心田。

红枫无意枝头绿,

许多因、夫复何言。

心事重重归去,

六神无主床前。李升华七律诗,揽笔

揽笔笔耕庚子年,呕心沥血一篇篇。

曾将眼力追陶子,每把吟笺师柳泉。

耿耿长愁起瘟疫,殷殷更虑陷风烟。

可知耄耋诗中语,只冀清澄碧落天?

三、50岁必背十首诗七律?

将自己喜欢的诗词作一下整理,所以今天便选出唐诗中十首我个人认为最经典的七言律诗,附上简短的赏析,分享给50岁的大家。

一、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七律的代表作,可以说是他七律的压卷之作。这首诗将山中积雨之后的生活图景,写出了审美上的价值,让人在这种美的感受中,得到一次通透的洗礼。

我们来看它是怎么写的。

第一句,积雨之后,烟火缓缓上升,一个“迟”字,写得极为贴切,因为久雨之后,空气中的温度非常大,烟雾遇到空气中的湿气,就会上升得非常缓慢。因为久雨,人们已经很久没有出来活动了,现在放晴,农民们便纷纷出来干起农活,妻子们便蒸蒸藜炊黍,给田地里的丈夫送饭。第二句“蒸藜炊黍”,紧扣着第一句“烟火”二字。

三四句着重描写辋川积雨后的风光,被清人方东润评为“万古不磨之句”。空漠的水田之上,白鹭翩跹飞舞,树木的浓荫之中,黄鹂清脆啼鸣。“漠漠”、“阴阴”两个叠词,读来极富声韵之美。“漠漠”,形容水田广阔,但不是仅是简单的广阔,从这两个字中,我们仿佛能看到水田反射的日光,有一种天地广漠眼底空茫的意境;“阴阴”,写雨后的大树,更加繁密茂盛,境界幽深,我仿佛能感受到那浓郁的树叶上的点点水滴。

四五句写回诗人自身的活动。诗人在山中静修,观看雨后的木槿花,饿了就在松树下折下带露的葵菜,来做素斋。他看木槿花,雨后的木槿花,更艳,更美。然而木槿花朝开暮落,静静地看着一朵艳丽的木槿花初开、盛放,再到凋零,此种情境,有一种极致的美的体验。而那葵菜,它含着这场久雨的气息,那带着天地自然的味道,可以说是人间最美的美味。

最后,诗人用两个典故,说明自己在这人间大美面前,忘却了争名夺利之心。

山水田园,几乎每个诗人都写,但很少有人能写王维这个水平。王维伟大的地方,在于他将生活作为一个审美对象,用审美的眼光一看生活中的细节,然后在美中超脱自我。

二、崔颢《黄鹤楼》

崔颢的《黄鹤楼》,是可以跟诗圣杜甫的《登高》竞争“唐人七律压卷第一”的作品。

这首诗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开篇三叠“黄鹤”,但是我们要透过这表面的文字技巧,去体味背后的情感,才能体味到这首诗的真味。

前三句反复说的就是一个典故,就是曾经有仙人在黄鹤楼飞升,仙人是费祎还是王子安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种反复言说中,传达出了诗人对仙人的无限向往,然而仙去楼空,唯有天际白云,悠悠千载,使人顿生世事茫茫之感慨。

诗人为什么向往仙人,因为仙人是一种超脱的象征。人生天地间,总是受着各种各样的束缚,因此每个人渴望着超脱,豁达出苏轼,也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然而仙迹渺茫,想要真正的超脱是何其困难,所以当诗人从仙迹的幻想中回到现实的情境,便见天高地广,草木历历,芳草萋萋,从而生出一种深邃的孤独之感。天地越广大,个人就越渺小,越孤独。

一个人孤独的时候,最容易想起的就是故乡,所以第七句便追问“乡关何处”,寻求个人与亲人的联结,但是故乡看不到,诗人陷入了更深的孤独之中,“烟波江上使人愁”,诗人置身地浩渺天地、广袤宇宙中,却无所凭依、无所凭依。

孤独感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感觉,所以崔颢的这首《黄鹤楼》也就容易引起人的共鸣。

三、杜甫《登高》

在电视剧《庆余年》中,主角范闲默写了杜甫的这首《登高》,声称,要是有人写的诗比这首诗好,他便不再写诗。范闲之所以这么有底气,是因为这首诗被历代很多诗评家评为“唐人七律第一”。但是,这首诗用电视剧中的语言读起来,其实连韵都不押(用唐人的语言读起来是押韵的),更别说没有一首诗能绝对地比任何诗都好,因为真正的好诗都是各有各的好的,杜甫的《登高》跟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就无法作出比较。所以但凡有点欣赏水平的人,看到范闲的这种行为都会觉得很可笑,不过看一部爽文改编的电视剧,就不要计较那么多了。

《登高》这首诗气象高浑博大,情感沉郁悲凉。开篇便从高下两处来写登高远望之景,高处狂风劲急,天空高远,却有声声猿哀传来,低处江水清澈,沙砾洁白,飞鸟低回盘旋。在首联中,杜甫描绘了一幅极富层次的秋景图,这情景里有声音,有颜色。空间上有高远,有低矮,声调上有高亢,有低回。就像交响乐中的高低音混响,奋亢的悲慨与低回的呜咽纠结在一起,形容奇妙莫名的境界。

第二联将空间无限地推广,在无边无际的树木中,狂风将树叶萧萧吹下,那从无尽的远方奔腾而来的长江,又又滚滚东逝,流向无尽的远方。“萧萧”,使人如闻木叶窸窣之声,“滚滚”,使人如见长江汹涌之状。

三四联,诗人将自己内心的痛苦一吐而出,离家万里,孤独一人,登台悲秋,他已经被悲苦的人生磨得两鬓斑白,潦倒得连酒的喝不起。

杜甫的这首诗,已经打破了格律诗的限制,它八名皆对,没有起承转合,而是将沉郁悲凉的情感跟苍茫广大的景象交织在一起,不知所起,不知所终,犹如一首大气磅礴的交响乐,将我们带入一种极为震撼的艺术境界中,就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每一个音符,都敲击着我们的心灵。

四、杜甫《蜀相》

诸葛亮是历史上贤臣的代表,是文人的楷模,他刘备的关系,是文人最理想的君臣关系,但诸葛亮最终的失败,又让人无比叹息,所以历来有许多文人写诗歌咏诸葛亮,杜甫的这首诗,便是歌咏诸葛亮的诗作中最经典的一首。

开篇的“寻”字,便含有诗人带着追慕先贤的心情来寻找丞相祠堂,“柏森森”三字透露出庄严肃穆之感,再次渲染诗人内心的崇敬之情。然而,祠堂里却一派荒凉景象,说明世人已经很少来祠堂了,“自”、“空”二字,含着诗人杜甫对世道人心的痛惜之情。

然后,杜甫用一联,便极为凝炼地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三顾茅庐”,是明主对贤才的礼遇,这是杜甫一生最渴望的事,也是传统文人最渴望的事,“两朝开济”,则是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精神。

但是,就算是诸䓪亮这样的贤才,遇上了刘备这样的明主,最终的结局却是“出师捷身先死”,这如何不让人伤心泪下呢?

五嗣奭《杜臆》中说:“出师未捷,身已先死,所以流千古英雄之泪也。盖不止为诸葛悲之,而千古英雄有才无命者,皆括于此,言有尽而意无穷也。”

五、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这首b诗是杜甫“生平第一快诗”,全诗单写诗人听到唐军收复河南河北时的喜悦心情,本来是一种很单纯的喜悦,但却被写得跌宕起伏,极尽笔法之能事。

开篇诗人一听到消息,第一反应是哭,让人感到意外,细想却又在情理之中,当人突然被一个巨大的狂喜击中,第一反应往往q一联连用四个地名,采用句中对加流水对的技法,让诗人的喜悦之情绵延无尽地流动。

读杜甫的这首诗,你会不自觉地跟着诗中的杜甫手舞足蹈起来,这便是诗圣诗笔的感染力。

六、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元稹的《遣悲怀三首》,是悼亡诗中的杰作,它与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堪称悼亡诗中的双壁。这里选的是第二首。

这首诗写:曾经与妻子戏言死后之事,如今却成了现实,再想起昔日戏言,成了难以承受的痛,妻子的衣服施舍了,而妻子亲手做的针线,不舍得施舍,但自己又不忍心打开来看,想起与妻子的恩爱之情,便对妻子以前的奴仆也产生了感念之情,晚上梦到妻子,醒来便给妻子烧钱,我知道这样的痛苦人人都会有,但对于一起历经贫困的夫妻来说,想起来每件事都让人痛苦。

这样的诗,已经没必要在意技巧,它纯以极深的悲痛,刺在每一个人的心里。

七、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的这首无题诗,是爱情诗中的千古名作。李商隐的爱情诗,舍弃了对具体情事的描写,而将爱情的提炼纯化,升华为结晶,传达出一种普遍的痛苦,从而有了一种永恒的艺术美感。此诗的第二联便是对相思的极致描写,他没有写具体谁对谁相思,但让我们感受到了无穷无尽的相思,充满无尽的哀伤与痛苦,但哀伤与痛苦的同时,依然忠贞不渝。千古情语,无出其右。

八、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由于对李商隐无题诗的喜爱,所以这里我再选一首,之所以选这首,是我觉得这首诗将人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写到了极致。

这首诗是难懂的,所以要细细分析。诗的开篇写阵阵春风,杂着细雨拂来,荷花塘上,轻雷乍响。首联的描写,是有心理暗示的,春风杂雨而来,暗示主人公春心的萌动,轻雷则暗示躁动的内心。

第二联最难解,它写的是主人公居处的两个物件,金蟾香炉和玉虎辘轳,香炉上的金蟾咬着鼻钮,燃烧的香烟丝丝飘入,玉虎辘轳,连着长绳,将水从井底打回。

这两句诗,我们只能从象征和隐喻的角度来理解。蟾状香炉,它紧紧锁着,但香可烧入,仿佛暗喻着欲紧闭心门,但情思依然透入,不可禁绝。井深水深,但是通过辘轳牵着井绳,依然可以将水打上来,这仿佛是内心深处的情思,慢慢浮出来的感觉。这两句诗中,我们仿佛可以感受到主人公想要压抑自己的情思,但却压抑不住,她处于一种压抑与捯压抑的痛苦之中。

第三联则比较容易理解,用的是韩充女儿与甄姬的典故,在这两个典故中,都是女性主动向男性示好,它反映出人内心的情爱是压抑不住的。

但是最后,主人公依然劝诫自己不要跟春天的花一起妄动春心,因为是她明白这样的爱只会走向毁灭。但你不要以为主人公自我劝诫就压抑住了春心,实际却是反语,就像无可奈何的挣扎,因为前面的种种铺垫,已经暗示了春心是压抑不住的。

明知道这爱情是不可能的,爱得越深必然伤得越痛,这无比美好的爱情向往必然化成灰烬,她深知如此,但仍然无法压抑自己的爱,她必怀着这份爱走向毁灭,在古诗词中,恐怕再没有哪首诗词能写出如此具有悲剧之美的爱情。

九、李商隐《锦瑟》

我常说,李商隐的《锦瑟》,是可以读一辈子的诗,因为它将人一生的感慨,化入一个个绝美的意象之中,让人可以永远咀嚼玩味。人生的梦幻、痴迷、执念、辽远的悲伤……全部融入了李商隐营造的诗境之中,我们无法指出它的某个意象具体指什么,但能感受到它的美,能从其中品味到我们人生中的种种情绪。

没有一首诗能像李商隐的《锦瑟》这样无所不包,它是诗中的诗,这五十六个字,是汉语中最富有感染力的五十六个字。只能吹到这里了。

十、秦韬玉《贫女》

唐诗很好,很美,但有一个问题,就是同质化很严重,同样的题材,同样的情感,这个诗人写了那个诗人写,读多了,不免审美疲劳,当你读多了送别诗、边塞诗、应制诗、山水诗、田园诗、闺怨诗等这些同质化严重的诗,再读到秦韬玉的这首《贫女》,便会感觉到这首诗的难得。

诚然,这首诗也同样跟别的诗一样,是抒发志士才人不遇于时的情感,但《贫女》的视角是独特的,而且它的内容有超越诗人超越时代的解读空间,这也提升了这首诗的审美上限。

《贫女》写的是:她家庭清贫,从来没有穿过艳丽生香的丝织罗衣,想到找个媒人,但却因为贫困找不到媒人,世人无法欣赏她的风流仪态与高雅格调,只喜欢那些流行的奇装异服,她手指灵巧,敢将自己的针线技巧与世人比拼,却从不将自己的眉毛描得细长,去跟别人争妍斗丽,然而,针线活做得再好,都只能帮别人做嫁衣裳,而自己却永远穿不上嫁衣。

贫女有自己的风流格调,有自己的才华技巧,但却不被世俗认可,正如贫士有自己的才华,有自己的追求,但没人在乎你的才华与追求。如果你不跟随世俗,世人不但不在乎你,还会抛弃你。贫士悲哀,有追求的贫士更悲哀。

以上便是我个人选的唐诗中最经典的十首七言律诗,欢迎大家补充。

四、写春天的七言律诗?

将自己喜欢的诗词作一下整理,所以今天便选出唐诗中十首我个人认为最经典的七言律诗,附上简短的赏析,分享给50岁的大家。

一、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七律的代表作,可以说是他七律的压卷之作。这首诗将山中积雨之后的生活图景,写出了审美上的价值,让人在这种美的感受中,得到一次通透的洗礼。

我们来看它是怎么写的。

第一句,积雨之后,烟火缓缓上升,一个“迟”字,写得极为贴切,因为久雨之后,空气中的温度非常大,烟雾遇到空气中的湿气,就会上升得非常缓慢。因为久雨,人们已经很久没有出来活动了,现在放晴,农民们便纷纷出来干起农活,妻子们便蒸蒸藜炊黍,给田地里的丈夫送饭。第二句“蒸藜炊黍”,紧扣着第一句“烟火”二字。

三四句着重描写辋川积雨后的风光,被清人方东润评为“万古不磨之句”。空漠的水田之上,白鹭翩跹飞舞,树木的浓荫之中,黄鹂清脆啼鸣。“漠漠”、“阴阴”两个叠词,读来极富声韵之美。“漠漠”,形容水田广阔,但不是仅是简单的广阔,从这两个字中,我们仿佛能看到水田反射的日光,有一种天地广漠眼底空茫的意境;“阴阴”,写雨后的大树,更加繁密茂盛,境界幽深,我仿佛能感受到那浓郁的树叶上的点点水滴。

四五句写回诗人自身的活动。诗人在山中静修,观看雨后的木槿花,饿了就在松树下折下带露的葵菜,来做素斋。他看木槿花,雨后的木槿花,更艳,更美。然而木槿花朝开暮落,静静地看着一朵艳丽的木槿花初开、盛放,再到凋零,此种情境,有一种极致的美的体验。而那葵菜,它含着这场久雨的气息,那带着天地自然的味道,可以说是人间最美的美味。

最后,诗人用两个典故,说明自己在这人间大美面前,忘却了争名夺利之心。

山水田园,几乎每个诗人都写,但很少有人能写王维这个水平。王维伟大的地方,在于他将生活作为一个审美对象,用审美的眼光一看生活中的细节,然后在美中超脱自我。

二、崔颢《黄鹤楼》

崔颢的《黄鹤楼》,是可以跟诗圣杜甫的《登高》竞争“唐人七律压卷第一”的作品。

这首诗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开篇三叠“黄鹤”,但是我们要透过这表面的文字技巧,去体味背后的情感,才能体味到这首诗的真味。

前三句反复说的就是一个典故,就是曾经有仙人在黄鹤楼飞升,仙人是费祎还是王子安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种反复言说中,传达出了诗人对仙人的无限向往,然而仙去楼空,唯有天际白云,悠悠千载,使人顿生世事茫茫之感慨。

诗人为什么向往仙人,因为仙人是一种超脱的象征。人生天地间,总是受着各种各样的束缚,因此每个人渴望着超脱,豁达出苏轼,也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然而仙迹渺茫,想要真正的超脱是何其困难,所以当诗人从仙迹的幻想中回到现实的情境,便见天高地广,草木历历,芳草萋萋,从而生出一种深邃的孤独之感。天地越广大,个人就越渺小,越孤独。

一个人孤独的时候,最容易想起的就是故乡,所以第七句便追问“乡关何处”,寻求个人与亲人的联结,但是故乡看不到,诗人陷入了更深的孤独之中,“烟波江上使人愁”,诗人置身地浩渺天地、广袤宇宙中,却无所凭依、无所凭依。

孤独感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感觉,所以崔颢的这首《黄鹤楼》也就容易引起人的共鸣。

三、杜甫《登高》

在电视剧《庆余年》中,主角范闲默写了杜甫的这首《登高》,声称,要是有人写的诗比这首诗好,他便不再写诗。范闲之所以这么有底气,是因为这首诗被历代很多诗评家评为“唐人七律第一”。但是,这首诗用电视剧中的语言读起来,其实连韵都不押(用唐人的语言读起来是押韵的),更别说没有一首诗能绝对地比任何诗都好,因为真正的好诗都是各有各的好的,杜甫的《登高》跟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就无法作出比较。所以但凡有点欣赏水平的人,看到范闲的这种行为都会觉得很可笑,不过看一部爽文改编的电视剧,就不要计较那么多了。

《登高》这首诗气象高浑博大,情感沉郁悲凉。开篇便从高下两处来写登高远望之景,高处狂风劲急,天空高远,却有声声猿哀传来,低处江水清澈,沙砾洁白,飞鸟低回盘旋。在首联中,杜甫描绘了一幅极富层次的秋景图,这情景里有声音,有颜色。空间上有高远,有低矮,声调上有高亢,有低回。就像交响乐中的高低音混响,奋亢的悲慨与低回的呜咽纠结在一起,形容奇妙莫名的境界。

第二联将空间无限地推广,在无边无际的树木中,狂风将树叶萧萧吹下,那从无尽的远方奔腾而来的长江,又又滚滚东逝,流向无尽的远方。“萧萧”,使人如闻木叶窸窣之声,“滚滚”,使人如见长江汹涌之状。

三四联,诗人将自己内心的痛苦一吐而出,离家万里,孤独一人,登台悲秋,他已经被悲苦的人生磨得两鬓斑白,潦倒得连酒的喝不起。

杜甫的这首诗,已经打破了格律诗的限制,它八名皆对,没有起承转合,而是将沉郁悲凉的情感跟苍茫广大的景象交织在一起,不知所起,不知所终,犹如一首大气磅礴的交响乐,将我们带入一种极为震撼的艺术境界中,就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每一个音符,都敲击着我们的心灵。

四、杜甫《蜀相》

诸葛亮是历史上贤臣的代表,是文人的楷模,他刘备的关系,是文人最理想的君臣关系,但诸葛亮最终的失败,又让人无比叹息,所以历来有许多文人写诗歌咏诸葛亮,杜甫的这首诗,便是歌咏诸葛亮的诗作中最经典的一首。

开篇的“寻”字,便含有诗人带着追慕先贤的心情来寻找丞相祠堂,“柏森森”三字透露出庄严肃穆之感,再次渲染诗人内心的崇敬之情。然而,祠堂里却一派荒凉景象,说明世人已经很少来祠堂了,“自”、“空”二字,含着诗人杜甫对世道人心的痛惜之情。

然后,杜甫用一联,便极为凝炼地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三顾茅庐”,是明主对贤才的礼遇,这是杜甫一生最渴望的事,也是传统文人最渴望的事,“两朝开济”,则是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精神。

但是,就算是诸䓪亮这样的贤才,遇上了刘备这样的明主,最终的结局却是“出师捷身先死”,这如何不让人伤心泪下呢?

五嗣奭《杜臆》中说:“出师未捷,身已先死,所以流千古英雄之泪也。盖不止为诸葛悲之,而千古英雄有才无命者,皆括于此,言有尽而意无穷也。”

五、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这首b诗是杜甫“生平第一快诗”,全诗单写诗人听到唐军收复河南河北时的喜悦心情,本来是一种很单纯的喜悦,但却被写得跌宕起伏,极尽笔法之能事。

开篇诗人一听到消息,第一反应是哭,让人感到意外,细想却又在情理之中,当人突然被一个巨大的狂喜击中,第一反应往往q一联连用四个地名,采用句中对加流水对的技法,让诗人的喜悦之情绵延无尽地流动。

读杜甫的这首诗,你会不自觉地跟着诗中的杜甫手舞足蹈起来,这便是诗圣诗笔的感染力。

六、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元稹的《遣悲怀三首》,是悼亡诗中的杰作,它与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堪称悼亡诗中的双壁。这里选的是第二首。

这首诗写:曾经与妻子戏言死后之事,如今却成了现实,再想起昔日戏言,成了难以承受的痛,妻子的衣服施舍了,而妻子亲手做的针线,不舍得施舍,但自己又不忍心打开来看,想起与妻子的恩爱之情,便对妻子以前的奴仆也产生了感念之情,晚上梦到妻子,醒来便给妻子烧钱,我知道这样的痛苦人人都会有,但对于一起历经贫困的夫妻来说,想起来每件事都让人痛苦。

这样的诗,已经没必要在意技巧,它纯以极深的悲痛,刺在每一个人的心里。

七、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的这首无题诗,是爱情诗中的千古名作。李商隐的爱情诗,舍弃了对具体情事的描写,而将爱情的提炼纯化,升华为结晶,传达出一种普遍的痛苦,从而有了一种永恒的艺术美感。此诗的第二联便是对相思的极致描写,他没有写具体谁对谁相思,但让我们感受到了无穷无尽的相思,充满无尽的哀伤与痛苦,但哀伤与痛苦的同时,依然忠贞不渝。千古情语,无出其右。

八、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由于对李商隐无题诗的喜爱,所以这里我再选一首,之所以选这首,是我觉得这首诗将人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写到了极致。

这首诗是难懂的,所以要细细分析。诗的开篇写阵阵春风,杂着细雨拂来,荷花塘上,轻雷乍响。首联的描写,是有心理暗示的,春风杂雨而来,暗示主人公春心的萌动,轻雷则暗示躁动的内心。

第二联最难解,它写的是主人公居处的两个物件,金蟾香炉和玉虎辘轳,香炉上的金蟾咬着鼻钮,燃烧的香烟丝丝飘入,玉虎辘轳,连着长绳,将水从井底打回。

这两句诗,我们只能从象征和隐喻的角度来理解。蟾状香炉,它紧紧锁着,但香可烧入,仿佛暗喻着欲紧闭心门,但情思依然透入,不可禁绝。井深水深,但是通过辘轳牵着井绳,依然可以将水打上来,这仿佛是内心深处的情思,慢慢浮出来的感觉。这两句诗中,我们仿佛可以感受到主人公想要压抑自己的情思,但却压抑不住,她处于一种压抑与捯压抑的痛苦之中。

第三联则比较容易理解,用的是韩充女儿与甄姬的典故,在这两个典故中,都是女性主动向男性示好,它反映出人内心的情爱是压抑不住的。

但是最后,主人公依然劝诫自己不要跟春天的花一起妄动春心,因为是她明白这样的爱只会走向毁灭。但你不要以为主人公自我劝诫就压抑住了春心,实际却是反语,就像无可奈何的挣扎,因为前面的种种铺垫,已经暗示了春心是压抑不住的。

明知道这爱情是不可能的,爱得越深必然伤得越痛,这无比美好的爱情向往必然化成灰烬,她深知如此,但仍然无法压抑自己的爱,她必怀着这份爱走向毁灭,在古诗词中,恐怕再没有哪首诗词能写出如此具有悲剧之美的爱情。

九、李商隐《锦瑟》

我常说,李商隐的《锦瑟》,是可以读一辈子的诗,因为它将人一生的感慨,化入一个个绝美的意象之中,让人可以永远咀嚼玩味。人生的梦幻、痴迷、执念、辽远的悲伤……全部融入了李商隐营造的诗境之中,我们无法指出它的某个意象具体指什么,但能感受到它的美,能从其中品味到我们人生中的种种情绪。

没有一首诗能像李商隐的《锦瑟》这样无所不包,它是诗中的诗,这五十六个字,是汉语中最富有感染力的五十六个字。只能吹到这里了。

十、秦韬玉《贫女》

唐诗很好,很美,但有一个问题,就是同质化很严重,同样的题材,同样的情感,这个诗人写了那个诗人写,读多了,不免审美疲劳,当你读多了送别诗、边塞诗、应制诗、山水诗、田园诗、闺怨诗等这些同质化严重的诗,再读到秦韬玉的这首《贫女》,便会感觉到这首诗的难得。

诚然,这首诗也同样跟别的诗一样,是抒发志士才人不遇于时的情感,但《贫女》的视角是独特的,而且它的内容有超越诗人超越时代的解读空间,这也提升了这首诗的审美上限。

《贫女》写的是:她家庭清贫,从来没有穿过艳丽生香的丝织罗衣,想到找个媒人,但却因为贫困找不到媒人,世人无法欣赏她的风流仪态与高雅格调,只喜欢那些流行的奇装异服,她手指灵巧,敢将自己的针线技巧与世人比拼,却从不将自己的眉毛描得细长,去跟别人争妍斗丽,然而,针线活做得再好,都只能帮别人做嫁衣裳,而自己却永远穿不上嫁衣。

贫女有自己的风流格调,有自己的才华技巧,但却不被世俗认可,正如贫士有自己的才华,有自己的追求,但没人在乎你的才华与追求。如果你不跟随世俗,世人不但不在乎你,还会抛弃你。贫士悲哀,有追求的贫士更悲哀。

以上便是我个人选的唐诗中最经典的十首七言律诗,欢迎大家补充。

【北宋】王令《送春》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元】薛昂夫《楚天遥带过清江引》  有意送春归,无计留春住. 明年又着来,何似休归去.  桃花也解愁,点点飘红玉. 目断楚天遥,不见春归路.  春若有情春更苦,暗里韶光度.  夕阳山外山,春水渡旁渡, 不知那答儿是春住处?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 王涯《春游曲》  万树江边杏, 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 照在绿波中  【唐】韩愈《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唐】 杜甫《春运》  肃肃花絮晚, 菲菲红素轻.  日长雄鸟雀, 春远独柴荆  【北宋】秦观《满庭芳》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宿左省》【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词》【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春思》【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绝句》【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玉楼春》【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宋】欧阳修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玉楼春》【宋】辛弃疾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  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  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春词 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春雨 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邓独自归.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春怨 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宫曲 王昌龄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春宫怨 杜荀鹤  早被婵娟误,欲归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春宿左省 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丽人行 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忆江南  白居易-唐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是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玉楼春 宋祁-宋  东城渐觉风光好,  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  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  且向花间留晚照.  游园不值 叶绍翁-南宋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绝 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咏 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 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元 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绝 句  [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杏 花 村  二月春风吹杨柳,  吹乱心中几多愁.  料知此愁年年有,  依旧相约风雨后.  杏花村里杏花酒,  风雨声中风雨楼.  不见鸿雁传书来,  只见伊人泪长流.  (贺之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 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挥扇仕女图  离去匆匆何时归?  芳草萋萋徒伤悲.  低眉看尽水东流,  仰天望断雁南飞.  挥手已是两眼泪,  愿君一路春风吹.  春风吹得人心醉,  心醉一样报春晖.  *灵 山 岛  如诗如画二十载,  彩笔绘成新世界.  风和日丽多少情?  春暖花开多少爱?  情爱化作汪洋海,  在我心中任澎湃.  昔年澎湃到天涯,  而今澎湃到天外.  *秋舸清啸图  当年送我远航时,  正是鲜花盛开日.  烽火燃烧赤子情,  硝烟弥漫凌云志.  梦里也曾呼唤你,  醒来只有天下事.  回首当年远航处,  一片汪洋尽澄碧.  左 公 柳  多少人生风雨后?  多少慷慨不再有?  多少壮举一场梦?  多少盛情一杯酒?  而今许下千般愿,  洒向长河万古柳.  不愿与君长相思,  但愿与君长相守.  *柳絮飞歌  此情绵绵何时尽?  牵动长空万里云.  云中本是双飞燕,  而今都做梦里人.  欲往何处觅莹雪?  漫飘柳絮祭芳魂.  祭罢芳魂又一春,  依旧不见绿罗裙.

手机交友

返回顶部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