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蓉情爱使

爱情人    时间:2023-02-07    浏览:0

一、黄蓉和郭靖的人生你是怎样评价?

结论:对郭靖和黄蓉的一生来说,相融以沫,情深爱笃,令人羡慕。


郭靖此生最大的梦想是什么:射雕时代早期是做一个正直守信的好人,为父报仇;后期一直到神雕时代是实现自我道德升华,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以死报国。这些理想全都实现了,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黄蓉既是妻子,又是助手,还是知音。黄蓉对郭靖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引导(虽然可能是无意的)、认同、理解、维护的,得妻如黄蓉,郭靖此生何其幸运。


郭靖听得发了呆,出了一会神,说道:“范蠡当然聪明,但像伍子胥与文种那样,到死还是为国尽忠,那是更加不易了。”黄蓉微笑:“不错,这叫做‘国有道,不变塞焉,强者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者矫。’”郭靖问道:“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黄蓉道:“国家政局清明,你做了大官,但不变从前的操守;国家朝政腐败,你宁可杀身成仁,也不肯亏了气节,这才是响当当的好男儿大丈夫。”郭靖连连点头。黄蓉又道:“做这篇文章的范文正公,当年威震西夏,文才武略,可说得上并世无双。”郭靖央她将范仲淹的事迹说了一些,听她说到他幼年家贫、父亲早死、母亲改嫁种种苦况,富贵后俭朴异常,处处为百姓着想,不禁油然起敬,在饭碗中满满斟了一碗酒,仰脖子一饮而尽,说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大英雄大豪杰固当如此胸怀!”


郭靖早期遵循的是一些基础的生活道德准则,如言而守信,不能怕死,尊敬师长啊之类的很平实的道德规矩,初入江湖的目标也只是为父报仇。除了在江湖争斗,沙场争战,师长教诲的作用,郭靖最重要的就是在与黄蓉的这些交流中逐渐找到了自己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信念并不是一夜之间就冒出来了,是在两个人数年的经历中相互阐发感悟而得。


而黄蓉对郭靖的郭靖这样很正的价值观也是从一开始的认同逐渐到主动去维护,看黄蓉称呼辛弃疾为辛大人,范仲淹为范文正公,对武穆遗书不能流入金人之手的关注,对至死为国尽忠也认同“不错”,可见黄蓉是认同侠义为国的三观,只是没有将之作为自己的理想而已。在射雕结尾处,两个人更是印证了终身之志:


郭靖正色道:“蓉儿,这话就不是了。咱们既学了武穆遗书中的兵法,又岂能不受岳武穆‘尽忠报国’四字之教?咱俩虽人微力薄,却也要尽心竭力,为国御悔。纵然捐躯沙场,也不枉了父母师长教养一场。”黄蓉叹道:“我原知难免有此一日。罢罢罢,你活我也活,你死我也死就是!”两人计议已定,心中反而舒畅,当下回到下处,对酌谈论,想到敌军压境,面临生敌死别,比往日更增一层亲密。


在确认“尽忠报国”为两人此生的理想和活着的信念之时,两个人齐感欢畅,这已经不只是爱情的欢畅,更是对此后人生的确信和笃定,由此射雕中两个小儿女的爱情升华到了神雕中已是中年夫妇的相守相知,看看黄蓉如何对郭靖:


郭靖手执长剑,在城头督师,黄蓉站在他的身旁,眼见半爿天布满红霞,景色瑰丽无伦,城下敌军飞骑奔驰,狰狞的面目隐隐可见。再看郭靖时见他挺立城头,英风飒飒,心中不由得充满了说不尽的爱慕眷恋之意,他夫妻相爱,久而弥笃,今日强敌压境,是否能再度将之击退,谁都难以逆料。黄蓉心想:“我和靖哥哥做了三十年夫妻,大半生心血都花在这襄阳城上。咱俩共抗强敌,便是两人一齐血溅城头,这一生也真是不枉了。”一瞥眼,见郭靖左须上又多了几茎白发,不禁微生怜惜之心:“敌兵猛攻一次,靖哥哥便多了几十根白发。”

郭靖送黄蓉入房,等她上床睡好,替她盖好了被,坐在床边,握住她手,脸露微笑。近月来二人都为军国之事劳碌,夫妻之间难得能如此安安静静的相聚片刻。二人相对不语,心中甚感安适。黄蓉握着丈夫的手,将他手背轻轻在自己面颊上摩擦,低声道:“靖哥哥,咱们这第二个孩子,你给取个名字。”郭靖笑道:“你明知我不成,又来取笑我啦。”黄蓉道:“你总是说自己不成。靖哥哥,普天下男子之中,真没第二个胜得过你呢。”这两句话说得意深挚,极是恳切。郭靖俯下头来,在爱妻脸上轻轻一吻,道:“若是男孩,咱们叫他作郭破虏,若是女孩呢?”想了一会,摇头笑道:“我想不出,你给取个名字罢。”黄蓉道:“丘处机道长给你取这个‘靖’字,是叫你不忘靖康之耻。现下金国方灭,蒙古铁蹄又压境而来,孩子是在襄阳生的,就让她叫作郭襄,好使她日后记得,自己是生于这兵荒马乱的围城之中。”


这是什么境界,这是一个妻子对丈夫真挚深切的眷恋爱慕,是对丈夫人生和理想深深地理解和认可,是患难与共的真情。胡一刀问胡夫人难道他这一生都没做错,都要孩子学他,胡夫人坚定地说都没错,都要孩子学他的好样。这和黄蓉对郭靖一样,是妻子对丈夫生平真诚的认可和赞美。生活中情深爱笃,事业上生死相守,真心认同维护丈夫的理想和价值观。


最后谨以《神雕侠侣》中我最喜爱的一段结尾,是丈夫对妻子自然而然的顾念和维护,也是妻子对丈夫最真挚地认同和理解:


郭靖脸色微变,顺手一拉黄蓉,想将她藏于自己身后。黄蓉低声道:“靖哥哥,襄阳城要紧,还是你我的情爱要紧?是你身子要紧,还是我的身子要紧?” 郭靖放开了黄蓉的手,说道:“对,国事为重!”


夫妇之情到此,虽死无憾矣。

金庸小说中,“射雕三部曲”的地位举足轻重,尤其是男女主角“郭靖黄蓉夫妇”,在全部金庸书籍中,是与众不同的存在。也只有他们夫妇,金庸先生是从未出生写到了为国杀敌死于战场而横贯一生。

第一部《射雕英雄传》中,郭靖父亲郭啸天,本是布衣粗汉,但不甘心丧国辱权,一心保国,死于金国完颜洪烈的奸计之下。郭靖之母李萍流离失所,辗转在蒙古大漠生下遗腹子郭靖,郭靖虽然自幼成长于外邦,但是接受到母亲及江南七怪的教育熏陶,长成一位心地纯良忠厚老实的铮铮铁汉。十八岁因赴约江南,遇到了黄蓉,再也不能分开,入了中原武林,从此行走江湖,在摸爬滚打之中淬炼个人,逐步成长为一位大侠。郭靖的武功也在与日俱增,见全真,遇洪七,斗西毒,打怪升级,领会降龙十八掌,破解阴谋诡计;而在率领蒙古军西征时,又让郭靖领略到行军打仗的精髓,为日后助守襄阳夯实基础。

第二部《神雕侠侣》,男女主角更换成杨过小龙女,但郭靖夫妇的影响依然毫不逊色,他们没有像其他男女主角功成身退,在桃花岛逍遥快活。黄蓉作为丐帮首位女帮主,把丐帮管理的井井有条,再也没有出现过污衣派、净衣派之争,丐帮成为抗击蒙元的有力补充,全力协助宋军,保护一方百姓。而郭靖,站在抵抗蒙元进攻第一线,竭尽全力驻扎襄阳,几乎以个人魅力与能力,率领武林人士、全城军民与虎狼之军周旋到底,浴血奋战,至死不休。

第三部《倚天屠龙记》,主要发生在宋朝灭亡百年后,襄阳也被蒙元攻破,铁蹄所过之处,尸骨累累。金庸先生没有直接描写那些惨状,而是通过灭绝师太在临死之际,向徒弟周芷若交代遗言,幽幽的说出郭靖黄蓉的结局,两夫妇在襄阳城破之际殉国。

郭靖与黄蓉相遇之际,不过是一对青年小男女,生长于北方的粗犷汉子与江南秀美灵动的女子,从此相亲相爱,一步步走来,由本质上的懵懂善良,逐渐形成本我自主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大宋日渐式微,蒙元铁蹄之下汉人江山满目疮痍,民不聊生,看到这一切,郭氏夫妇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自一己之力竭尽全力帮助这些乱世中在底层挣扎的一方百姓。

大善,莫过于此!

郭氏夫妇生在乱世中,没有只顾自己的现世安稳,隐居遁世,而是身体力行,以血肉之躯,行侠仗义,为阻挡蒙元入侵中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壮哉!大侠郭靖黄蓉!

黄蓉的个性,除了保留上一部书温青青的我行我素以外,还加入了多才多艺的特性,形成典型的廉贞贪狼的性格;她比温青青还邪,因为她有个老东邪爸爸,行事有自己的一套标准,对看不顺眼的人与事不假辞色,谈起感情则是绝对投入,标准的性情中人。当他们伤心情人别有怀抱,感情不顺,同时又拥有权力(武功)时,别人可就惨了,很容易被"台风尾扫到";所以,黄药师死了老婆后,迁怒所有相关的人,打断徒弟的腿骨,邪味越来越重;黄蓉在郭靖的感情滋润下,简直就是精灵的化身,天仙一样的人物;一碰到感情的刺激,马上变成了女魔头,嘻笑怒骂,毫无顾忌;这种激烈的情绪特质,正需要郭靖这样沉稳刚毅,木讷寡言的武曲天相,大智若愚、大巧似拙,可以给黄蓉最稳重的依靠。 贪狼的特性则使黄蓉的角色增添了许多的变化,紫微斗数的双星排列,道出了人生复杂的个性及不同个性相生相克的特质。贪狼的欲望强烈,对什么都有兴趣,人生也变得多采多姿。黄蓉是太聪明了,所以样样精通,一般的贪狼就怕贪多嚼不烂,落得样样通却样样松的下场。所以,贪狼座命的人不太容易从事专业技术,应酬的本领很高,如果会到火星或铃星则反而容易成功,因为煞星可以让他更为坚持,更愿意忍耐。 而看一看黄药师、黄蓉,诗卜书画,无一不通,天上的文昌文曲,都快被他们用完了,但是,世界上有多少这种人呢?所以,在书中,黄蓉是幸福的,因为她心想事成,没有什么是得不到的。但是到了神雕侠侣的时代,她摇身一变,看杨过桀骜不驯,满身邪气,混不顺眼;将心比心,把杨过心思想得太过头,"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惹出了多少是非;在书中看的让人讨厌,但是我们能说她错吗?显然不能,因为这才是真实的人生,廉贞贪狼的个性,本来就高傲难以服人,偏偏杨过就是她不能控制的;有了家庭的负担之后,思想的猜忌更多了起来,怕外力破坏现有的幸福。郭靖说的好,"蓉儿自己嫁得好,就不管别人了"。她要保护自己拥有的,就必须排拒其它。除了黄蓉,也确实没有别人猜得出杨过的心思,了解杨过的个性,并且保护她的家庭了,就算十六年后杨过对郭襄的态度,也还是让她担心不已。所以,邪与狂是一样的,在年轻时容易是别人的头痛份子,只有经过生活的历练才能让他改变,但是善是恶,却是在他心中自己的一把尺。 古书说:"杀破廉贪俱作恶,庙而不陷掌三军",说的正是俱备这些主星特质的人,个性容易冲动,情绪常需宣泄,导之为善则善,引之为恶则恶,大忠大奸,不干做平凡之人。而人生波动如此复杂的人,才是书中最佳的主角,看他们在人性的挣扎及迷惘中,如何找到自己的路;金庸的小说令人百看不厌,可以从小看到老,不同的人生阶段,都能得到不同的领悟,也就是因为他精确描述了每一个角色的成长过程,让人产生同理心,才能如此深入人心。

二、大家都在问

结论:对郭靖和黄蓉的一生来说,相融以沫,情深爱笃,令人羡慕。


郭靖此生最大的梦想是什么:射雕时代早期是做一个正直守信的好人,为父报仇;后期一直到神雕时代是实现自我道德升华,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以死报国。这些理想全都实现了,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黄蓉既是妻子,又是助手,还是知音。黄蓉对郭靖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引导(虽然可能是无意的)、认同、理解、维护的,得妻如黄蓉,郭靖此生何其幸运。


郭靖听得发了呆,出了一会神,说道:“范蠡当然聪明,但像伍子胥与文种那样,到死还是为国尽忠,那是更加不易了。”黄蓉微笑:“不错,这叫做‘国有道,不变塞焉,强者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者矫。’”郭靖问道:“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黄蓉道:“国家政局清明,你做了大官,但不变从前的操守;国家朝政腐败,你宁可杀身成仁,也不肯亏了气节,这才是响当当的好男儿大丈夫。”郭靖连连点头。黄蓉又道:“做这篇文章的范文正公,当年威震西夏,文才武略,可说得上并世无双。”郭靖央她将范仲淹的事迹说了一些,听她说到他幼年家贫、父亲早死、母亲改嫁种种苦况,富贵后俭朴异常,处处为百姓着想,不禁油然起敬,在饭碗中满满斟了一碗酒,仰脖子一饮而尽,说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大英雄大豪杰固当如此胸怀!”


郭靖早期遵循的是一些基础的生活道德准则,如言而守信,不能怕死,尊敬师长啊之类的很平实的道德规矩,初入江湖的目标也只是为父报仇。除了在江湖争斗,沙场争战,师长教诲的作用,郭靖最重要的就是在与黄蓉的这些交流中逐渐找到了自己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信念并不是一夜之间就冒出来了,是在两个人数年的经历中相互阐发感悟而得。


而黄蓉对郭靖的郭靖这样很正的价值观也是从一开始的认同逐渐到主动去维护,看黄蓉称呼辛弃疾为辛大人,范仲淹为范文正公,对武穆遗书不能流入金人之手的关注,对至死为国尽忠也认同“不错”,可见黄蓉是认同侠义为国的三观,只是没有将之作为自己的理想而已。在射雕结尾处,两个人更是印证了终身之志:


郭靖正色道:“蓉儿,这话就不是了。咱们既学了武穆遗书中的兵法,又岂能不受岳武穆‘尽忠报国’四字之教?咱俩虽人微力薄,却也要尽心竭力,为国御悔。纵然捐躯沙场,也不枉了父母师长教养一场。”黄蓉叹道:“我原知难免有此一日。罢罢罢,你活我也活,你死我也死就是!”两人计议已定,心中反而舒畅,当下回到下处,对酌谈论,想到敌军压境,面临生敌死别,比往日更增一层亲密。


在确认“尽忠报国”为两人此生的理想和活着的信念之时,两个人齐感欢畅,这已经不只是爱情的欢畅,更是对此后人生的确信和笃定,由此射雕中两个小儿女的爱情升华到了神雕中已是中年夫妇的相守相知,看看黄蓉如何对郭靖:


郭靖手执长剑,在城头督师,黄蓉站在他的身旁,眼见半爿天布满红霞,景色瑰丽无伦,城下敌军飞骑奔驰,狰狞的面目隐隐可见。再看郭靖时见他挺立城头,英风飒飒,心中不由得充满了说不尽的爱慕眷恋之意,他夫妻相爱,久而弥笃,今日强敌压境,是否能再度将之击退,谁都难以逆料。黄蓉心想:“我和靖哥哥做了三十年夫妻,大半生心血都花在这襄阳城上。咱俩共抗强敌,便是两人一齐血溅城头,这一生也真是不枉了。”一瞥眼,见郭靖左须上又多了几茎白发,不禁微生怜惜之心:“敌兵猛攻一次,靖哥哥便多了几十根白发。”

郭靖送黄蓉入房,等她上床睡好,替她盖好了被,坐在床边,握住她手,脸露微笑。近月来二人都为军国之事劳碌,夫妻之间难得能如此安安静静的相聚片刻。二人相对不语,心中甚感安适。黄蓉握着丈夫的手,将他手背轻轻在自己面颊上摩擦,低声道:“靖哥哥,咱们这第二个孩子,你给取个名字。”郭靖笑道:“你明知我不成,又来取笑我啦。”黄蓉道:“你总是说自己不成。靖哥哥,普天下男子之中,真没第二个胜得过你呢。”这两句话说得意深挚,极是恳切。郭靖俯下头来,在爱妻脸上轻轻一吻,道:“若是男孩,咱们叫他作郭破虏,若是女孩呢?”想了一会,摇头笑道:“我想不出,你给取个名字罢。”黄蓉道:“丘处机道长给你取这个‘靖’字,是叫你不忘靖康之耻。现下金国方灭,蒙古铁蹄又压境而来,孩子是在襄阳生的,就让她叫作郭襄,好使她日后记得,自己是生于这兵荒马乱的围城之中。”


这是什么境界,这是一个妻子对丈夫真挚深切的眷恋爱慕,是对丈夫人生和理想深深地理解和认可,是患难与共的真情。胡一刀问胡夫人难道他这一生都没做错,都要孩子学他,胡夫人坚定地说都没错,都要孩子学他的好样。这和黄蓉对郭靖一样,是妻子对丈夫生平真诚的认可和赞美。生活中情深爱笃,事业上生死相守,真心认同维护丈夫的理想和价值观。


最后谨以《神雕侠侣》中我最喜爱的一段结尾,是丈夫对妻子自然而然的顾念和维护,也是妻子对丈夫最真挚地认同和理解:


郭靖脸色微变,顺手一拉黄蓉,想将她藏于自己身后。黄蓉低声道:“靖哥哥,襄阳城要紧,还是你我的情爱要紧?是你身子要紧,还是我的身子要紧?” 郭靖放开了黄蓉的手,说道:“对,国事为重!”


夫妇之情到此,虽死无憾矣。

金庸小说中,“射雕三部曲”的地位举足轻重,尤其是男女主角“郭靖黄蓉夫妇”,在全部金庸书籍中,是与众不同的存在。也只有他们夫妇,金庸先生是从未出生写到了为国杀敌死于战场而横贯一生。

第一部《射雕英雄传》中,郭靖父亲郭啸天,本是布衣粗汉,但不甘心丧国辱权,一心保国,死于金国完颜洪烈的奸计之下。郭靖之母李萍流离失所,辗转在蒙古大漠生下遗腹子郭靖,郭靖虽然自幼成长于外邦,但是接受到母亲及江南七怪的教育熏陶,长成一位心地纯良忠厚老实的铮铮铁汉。十八岁因赴约江南,遇到了黄蓉,再也不能分开,入了中原武林,从此行走江湖,在摸爬滚打之中淬炼个人,逐步成长为一位大侠。郭靖的武功也在与日俱增,见全真,遇洪七,斗西毒,打怪升级,领会降龙十八掌,破解阴谋诡计;而在率领蒙古军西征时,又让郭靖领略到行军打仗的精髓,为日后助守襄阳夯实基础。

第二部《神雕侠侣》,男女主角更换成杨过小龙女,但郭靖夫妇的影响依然毫不逊色,他们没有像其他男女主角功成身退,在桃花岛逍遥快活。黄蓉作为丐帮首位女帮主,把丐帮管理的井井有条,再也没有出现过污衣派、净衣派之争,丐帮成为抗击蒙元的有力补充,全力协助宋军,保护一方百姓。而郭靖,站在抵抗蒙元进攻第一线,竭尽全力驻扎襄阳,几乎以个人魅力与能力,率领武林人士、全城军民与虎狼之军周旋到底,浴血奋战,至死不休。

第三部《倚天屠龙记》,主要发生在宋朝灭亡百年后,襄阳也被蒙元攻破,铁蹄所过之处,尸骨累累。金庸先生没有直接描写那些惨状,而是通过灭绝师太在临死之际,向徒弟周芷若交代遗言,幽幽的说出郭靖黄蓉的结局,两夫妇在襄阳城破之际殉国。

郭靖与黄蓉相遇之际,不过是一对青年小男女,生长于北方的粗犷汉子与江南秀美灵动的女子,从此相亲相爱,一步步走来,由本质上的懵懂善良,逐渐形成本我自主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大宋日渐式微,蒙元铁蹄之下汉人江山满目疮痍,民不聊生,看到这一切,郭氏夫妇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自一己之力竭尽全力帮助这些乱世中在底层挣扎的一方百姓。

大善,莫过于此!

郭氏夫妇生在乱世中,没有只顾自己的现世安稳,隐居遁世,而是身体力行,以血肉之躯,行侠仗义,为阻挡蒙元入侵中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壮哉!大侠郭靖黄蓉!

黄蓉的个性,除了保留上一部书温青青的我行我素以外,还加入了多才多艺的特性,形成典型的廉贞贪狼的性格;她比温青青还邪,因为她有个老东邪爸爸,行事有自己的一套标准,对看不顺眼的人与事不假辞色,谈起感情则是绝对投入,标准的性情中人。当他们伤心情人别有怀抱,感情不顺,同时又拥有权力(武功)时,别人可就惨了,很容易被"台风尾扫到";所以,黄药师死了老婆后,迁怒所有相关的人,打断徒弟的腿骨,邪味越来越重;黄蓉在郭靖的感情滋润下,简直就是精灵的化身,天仙一样的人物;一碰到感情的刺激,马上变成了女魔头,嘻笑怒骂,毫无顾忌;这种激烈的情绪特质,正需要郭靖这样沉稳刚毅,木讷寡言的武曲天相,大智若愚、大巧似拙,可以给黄蓉最稳重的依靠。 贪狼的特性则使黄蓉的角色增添了许多的变化,紫微斗数的双星排列,道出了人生复杂的个性及不同个性相生相克的特质。贪狼的欲望强烈,对什么都有兴趣,人生也变得多采多姿。黄蓉是太聪明了,所以样样精通,一般的贪狼就怕贪多嚼不烂,落得样样通却样样松的下场。所以,贪狼座命的人不太容易从事专业技术,应酬的本领很高,如果会到火星或铃星则反而容易成功,因为煞星可以让他更为坚持,更愿意忍耐。 而看一看黄药师、黄蓉,诗卜书画,无一不通,天上的文昌文曲,都快被他们用完了,但是,世界上有多少这种人呢?所以,在书中,黄蓉是幸福的,因为她心想事成,没有什么是得不到的。但是到了神雕侠侣的时代,她摇身一变,看杨过桀骜不驯,满身邪气,混不顺眼;将心比心,把杨过心思想得太过头,"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惹出了多少是非;在书中看的让人讨厌,但是我们能说她错吗?显然不能,因为这才是真实的人生,廉贞贪狼的个性,本来就高傲难以服人,偏偏杨过就是她不能控制的;有了家庭的负担之后,思想的猜忌更多了起来,怕外力破坏现有的幸福。郭靖说的好,"蓉儿自己嫁得好,就不管别人了"。她要保护自己拥有的,就必须排拒其它。除了黄蓉,也确实没有别人猜得出杨过的心思,了解杨过的个性,并且保护她的家庭了,就算十六年后杨过对郭襄的态度,也还是让她担心不已。所以,邪与狂是一样的,在年轻时容易是别人的头痛份子,只有经过生活的历练才能让他改变,但是善是恶,却是在他心中自己的一把尺。 古书说:"杀破廉贪俱作恶,庙而不陷掌三军",说的正是俱备这些主星特质的人,个性容易冲动,情绪常需宣泄,导之为善则善,引之为恶则恶,大忠大奸,不干做平凡之人。而人生波动如此复杂的人,才是书中最佳的主角,看他们在人性的挣扎及迷惘中,如何找到自己的路;金庸的小说令人百看不厌,可以从小看到老,不同的人生阶段,都能得到不同的领悟,也就是因为他精确描述了每一个角色的成长过程,让人产生同理心,才能如此深入人心。

手机交友

返回顶部

免费注册